家校沟通是学校办学,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方面,只有家长和学校互相支持、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教育实效。这个道理,老师们都懂,可是,近期和一些青年教师,特别是刚上任不久的新班主任交流,大家也难免有这样的议论: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!现在的家长大多是独生子女,家庭教育方面有诸多问题,如溺爱、无原则、不能以身作则!如今的孩子越来越“难教”、“难管”,家长又“难缠”、“难搞定”,尽管老师带着满腔的热情,也难免有“心灰意冷”的境遇。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, “民主”意识,“维权”意识越来越强,老师的权威面临着挑战,怎么办?
这时,我想起了上海市园丁奖的获得者、青浦区“十佳班主任”於丽虹老师,於老师是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位优秀而又敬业的班主任,经常有同事羡慕她:身边总有那么一群热心的“大”帮手围绕左右,时不时送来一些“激励小奖品”啦;节日到了,她们爬高趴低,忙着布置环境;争章活动,她们积极参与当起考官;义卖嘉年华,她们主动戴起礼帽,穿上小丑服,当起宣传员,不顾形象大声吆喝……班主任是主心骨,再加上有了这些家长志愿者,他们班级的活动搞得更加有声有色。不如,就让我带着这些青年班主任去於老师那里取取经吧。
当大家询问於老师这样一种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如何形成的?於老师告诉我们,做优秀的班主任光靠热情还不够,还要有工作的智慧、方法、路径和载体,比如说,充分利用微信平台,也能让事情事半功倍。
一、照片“微”传递,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。
於老师告诉我们,每当开展学校或班级活动时,她总会拿起照相机,随时抓拍孩子们活动的情景、“要尽可能地顾及到每一位学生,因为手机的那头有几十双眼睛,不,甚至更多,在期待着自己孩子的身影。”於老师笑着提醒大家这一要紧的注意事项。当一张张照片流淌在微信群里的时候,家长们沸腾了!因为有图有真相,照片记录了每一个孩子的精彩瞬间,也见证了孩子的点滴进步,微信成了家长了解孩子的窗口!於老师高兴地说:“甚至那些总是潜水的家长,看到自己孩子的大胆表现,也开始慢慢和老师、与大家热烈地互动起来,愉悦的家校沟通在微信上悄然开始了。”
二、进步“微”分享,引发家长对孩子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关注
微信,看似老师动动手指即能完成的“简单任务”,却花费了於老师很多时间去打理,特别是有各类活动时,就更忙更累,想办法把照片做得漂亮写,把文字写得更打动人,这些已成为她的常态化工作,但是她并不满足于此。如何让微信那头的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果的同时,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、学习习惯呢?於老师这样说:
“通过微信群,我向家长们即时宣传班集体建设动态,分享班级活动精彩瞬间,或展示学生学习进步表现……微信平台晒得热火朝天,家长们的交流更是沸沸扬扬。如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各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,多动脑筋、积极举手发言,在队干部的管理下,班内开展了每个周末的班级‘发言之星’评选活动。每到周末,根据相应的指标,学习部长根据记录的课堂情况公布‘发言之星’,我则负责给他们合影留念,以资鼓励。微信群里的‘发言之星’得到了家长们的极大关注,收到的评论很多:这个星期我家小朱进步了,榜上有名了!这周‘发言之星’好多呀,看来我家的也得加油了!……”
在分享着孩子进步的喜悦,欣喜孩子成长的同时,家长也透过朴实的字里行间、孩子灿烂如朝阳的笑容中,感受到老师对工作的尽心尽责,对孩子的爱与引领。无形中,他们对学校教育更加支持,对老师也越发信任,家校彼此的心也就贴得更紧了。
三、家教“微”交流,家长之间答疑解惑有效果
“有一次家长会上,沈子扬爸爸娓娓道来他们是如何开启全家的阅读之旅时,当一诺妈妈细说她和孩子如何在平时积累写作的生活素材时,当曦彤妈妈讲述她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具体做法时,我发现所有的家长们都静心地、专注地聆听着,那种认真的神情让我看到了她们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迫切需求,同时也看到了家长群中存在的优质资源。”於老师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,她借助微信平台,大力赞扬并感谢了这些家长在育儿方面为大家提供了有效经验,还邀请这几位家长作为微信群里的主持人,以家长普遍想解决的困惑为主题,在群里发起讨论。于是,微信群一下变身成了家庭教育指导的论坛,於老师也借此机会向家长们推荐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的文章,微信群俨然成了一个育儿的学堂。
四、课程“微”指导,搭建假期里孩子们学习交流的平台
一到假期,家长对孩子们使用手机往往就会失控,有些家长甚至求助於老师,希望班主任严厉禁止孩子平时不碰手机不玩微信。作为班主任,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健康成长呢?
“当时正值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寒假,考虑到五年级孩子们将迎来写字等级考试,我就想到了‘书法微课堂’。”於老师一边翻出微信的记录给我们看,一边接着说,“在大家的推荐下,我隆重聘请了许晟轩、李一诺、鲁汉婷等几位学生作为寒假书法指导老师。没想到这几位书法小老师格外重视这次体验活动:一起确定上课内容,计划实施过程;商量上课的方式,讨论指导要点……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帮助下,每周会有一位学生准时通过微信群播放上课指导视频。从横竖撇捺到简单的独体字、左右结构的字再到书写一首简单的古诗。书法小老师们教得有条有理,同学们学得热情高涨,家长们更是投来无数点赞。”於老师看到一副作品更高兴了:“你们看,这是家长在和孩子一起练书法呢!孩子们收获了自信,收获了能力,收获了快乐……浓浓的书香味溢满“微”课堂,孩子们在快乐中一起成长。”
看着於老师神采飞扬地和小青年们讲述自己的故事,我不禁感慨万千。“微”是微小、细致,但是,做好这些小事,却可能让老师威力剧增。因为在这微小的动作背后是教育者诚挚的一颗心,是教育者投入的一片情。小小的平台折射出家校交流,和谐共荣的美好局面,更折射出教育者“爱心育人、智慧授业”的无私奉献,我们也相信,小小的教育梦想必将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中编织得更大更美!
(青浦区第十四期中青班学员 张筱琳)